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“两新”工委持续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集中攻坚行动,厘清新兴领域党建工作“新”在哪里、“难”在哪里、“落”在哪里问题,将“两新”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抓手。
以“红色”为思路
增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聚合力
加大“红色网络”全域覆盖。鼓励新兴领域成立党组织,按照应建尽建原则,对新兴领域聚集地与群体建立党组织;通过排查摸底,信息比对等方式,查找“口袋党员”“隐形党员”,纳入党组织管理;通过选派2225名党建指导员,消除党建工作“空白点”和“盲区”,使“两新”领域“两个覆盖”达91%。
优化“红色服务”基础保障。始终把关心关爱新兴领域从业人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,专门建立“红蜂驿站”175个、“青城驿站”270余个,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、喝水、充电等服务,并将位置信息录入“高德地图”“百度地图”等电子地图应用软件,进一步提高“红蜂驿站”在快递员、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中的知晓度和使用率。成立以成员单位、区(旗、县)委“两新”工委、协会商会、企业为主体的“手拉手”联盟,从实际出发服务新就业群体。
压实“红色责任”提质增效。推动构建条块结合、上下联动、有效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,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。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适应新兴领域特点的行业标准、规范、规则,加强对新兴领域企业的监督管理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,构建“‘两新’工委+行业党委+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”的工作体系。制定《党建引领快递行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若干措施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快党建引领快递行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推动形成“问题发现—处置—反馈—激励”闭环工作机制。
以“高质量”为宗旨
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实效性
健全党建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长效联动机制,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、有效落实。建立健全“两新”工委与组织、宣传、统战、民政、市场监管等成员单位的工作调度、督查指导、考核评价等制度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,明确各部门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分工,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注重系统集成、整体联动,团结调动各方力量达成共识,形成各司其职、有机协作的党建工作格局。
培育多层次专业过硬的“精锐队伍”,不断优化党建工作队伍结构、提高队伍整体素质。通过专题培训、实践锻炼、交流研讨等方式,选拔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、熟悉新兴领域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党建工作队伍,注重从新兴领域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党建工作骨干。以各区(旗、县)委“两新”工委书记为抓手,以各社区优秀党组织书记为主体,聘用100名优秀党建指导员进一步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。
借助多方媒介加大宣传党建工作质效,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。深入挖掘和宣传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,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,加强对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的正面引导,借助相关新闻报道等形式,展示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和党员风采风貌。2025年1月17日,“青城新力量 微光守‘呼’者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‘迎新春’春节联欢晚会”通过电视台、网络直播等形式共获得500多万播放量,这场新兴领域晚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了新就业群体。
以“问题”为导向
找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发力点
把握新兴之域,创新党建工作多方组织模式。新兴领域具有多样性、灵活性和流动性,“两新”工委因势利导、因时制宜开展相关工作,充分利用数字优势开展党建活动,如开展线上主题党日、线上组织生活会等,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,让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。
攻克新兴之难,完善党建高效协同体系机制。通过行业联建、区域共建、龙头企业带建等多种方式解决党组织组建难问题,利用数字教育平台拓展教育内容和形式,提高党员主体性,鼓励党组织和党员在技术创新、市场开拓、服务优化等关键环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筑牢新兴之基,明确党建的“新”目标与任务。一方面,建立详细工作台账,做到情况明、底数清,对各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动态监测。另一方面,完善考核评价机制,突出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,确保党建工作不走过场、不流于形式。同时,通过定期检查、随机抽查、群众评议等多种方式,对党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,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,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赢得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(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)
(责编:陈小迪(实习生) 签发:王立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