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问三全”推进人民建议征集走深走实

山东省邹平市坚持把人民建议征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、推动“心安城市”建设的重要抓手,聚焦体系、机制、转化同向发力,推动民智民慧转化为治理创新的“金钥匙”,以高质量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坚持问计于民,征集过程全链条。打造征集体系。出台《邹平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方案(试行)》,建立梳理研判、转办摘报、调研论证、协调督办、沟通反馈、落实转化、表彰奖励“七步工作法”,搭建全流程人民建议办理闭环体系。强化建议筛选。从问题的真实性、问题原因确定性、建议对策可操作性三方面研究筛选,重点关注人民群众关切度高的就医、教育等民生类议题。2024年以来,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会议12次,筛选涉及医疗、城乡建设等共性问题25条,为市委、市政府决策提供建议支撑。推动部门协同。建立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,市委、市政府、人大、政协等单位联动机制,整合人大代表联络站、政协委员联络室等阵地,在全市878个社区(村)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。

坚持问需于民,线上征集全覆盖。广开言路征建议。在邹平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开设征集专栏,选取人口密集区域设立人民建议征集邮筒,用好“线上+线下”两个渠道,让群众实时、就便提建议。印发《邹平市社会观察员制度》,综合全市发展实际设立直报点18个,遴选社会观察员19名。上门入户听建议。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将建议征集与“驻村蹲点月”“同心圆桌会”等民主议事机制紧密结合,组织社区工作者、村委会干部登门听民意,解决好群众烦心事。广泛动员收建议。将优秀建议纳入基层治理积分管理加分项,引导群众为集体发展提建议、获积分、兑生活用品。同时,动员新就业群体参与建议征集,把快递员、网约配送员建议提出情况作为“最美快递小哥”“红领骑手”评选依据之一,提高参与积极性。

坚持问绩于民,建议落实全方位。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。吸收群众高频反馈的社会生活建议,并将其转化为市委决策和惠民举措的相关参考。针对农村老人用餐难问题,实施“实体强村”工程,建成投用孝善助老食堂124个。针对道路拥堵问题,通过打通“断头路”、连接“发展路”、改造“老旧路”,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。2024年10月,邹平市“九路一桥两隧道”同时竣工通车,有效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。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。综合分析群众多元需求线索,从具体建议中找出共性。先后开展社区暑期托管、社区“自我造血”、志愿服务扶持基金等探索,惠及群众3万余人。聚焦快递员、网约配送员“小区门难进”问题,开展“骑手友好社区”创建、“红领骑手”选树等工作,以精准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融入县域高质量发展。将建议征集与企业家座谈会等有机结合,企业家协会建议通过“政府拿一块、爱心企业资助一块”共建模式,推动重大民生工程落地。

(山东省邹平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)

(责编:王燕华 签发:王立国)